欢迎来到广东天功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的官网!
电 话:0750-7152989
传 真:0750-7152993
邮 箱:2032974679@qq.com
Q Q:2032974679
网 址:www.tico-robot.com
地 址: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今古洲开发区宝源路3号(大陆工厂)
1、选择重量轻刚性高的产品由于现在业内领先的模组滑台使用的模组滑台材质是铝合金型材,因此能够拥有重量轻但是刚性高的优势,但是由于铝合金的成分不同刚性表现也会有所不同.所以在选择的时候应该将其刚性进行比较,相对而言在同等重量下刚性越大越好。2、选择耐磨耐腐蚀性的产品很多领域的生产线都能用到模组滑台,其中不乏一些具有腐蚀性的生产加工企业,所以为了能够模组滑台更耐用应该选择耐腐蚀性强并且高度耐磨的产品。模组滑台特点在选购的时候可以看其表面.如果表面是经过铝合金防腐蚀钝化处理过的,那么在这两种抗性上就会比较强。3、选择各组件标准化的产品企业在选购时尽量选择各个组件标准化的模组滑台。因为这样就能够确保模组滑台无论是在搬运还是传送,或者输送等作业过程中都可以以水平和垂直两种方式使用,而且标准化的组件也更利于日后的保养和维护。
1、导向精度以及模组和支承件的热变形等。导向精度是指运动构件沿导轨导面运动时其运动轨迹的准确水平。影响导向精度的主要因素有导轨承导面的几何精度、导轨的结构类型、导轨副的接触精度、外表粗糙度、导轨和支承件的刚度、优惠线性滑台导轨副的油膜厚度及油膜刚度。直线运动导轨的几何精度一般包括:模组滑台垂直平面和水平平面内的直线度;两条导轨面间的平行度。导轨几何精度可以用导轨全长上的误差或单位长度上的误差表示。2、运动平稳性:是指导轨在低速运动或微量移动时不出现爬行现象的性能。模组滑台平稳性与导轨的结构、导轨副材料的匹配、润滑状况、润滑剂性质及导轨运动之传动系统的刚度等因素有关。3、抗振性与稳定性:是指在给定的运转条件下不出现自激振动的性能;而抗振性则是指模组副接受受迫振动和冲击的能力。4、精度坚持性:是指工作过程中保持原有几何精度的能力。无锡线性滑台精度坚持性主要取决于导轨的耐磨性极其尺寸稳定性。模组滑台耐磨性与导轨副的资料匹配、受力、加工精度、润滑方式和防护装置的性能的因素有关。导轨及其支承件内的剩余应力也会影响导轨的精度坚持性。
1、注意模组滑台的精度坚持性精度坚持性是在具体实现过程中保持模组滑台原始几何精度的最基本能力,这与导轨尺寸的稳定性和耐磨性有很大关系。因此,在购买模组滑台产品时,必须注意其精度的持久性,否则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容易造成产品精度不准确。2、注意模组滑台的导向精度导向精度是指在导向运动过程中模组滑台运动轨迹的精度水平。在所有方面,最重要的因素是油膜所保持的刚度。此外,外表毛糙和几何精度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购买模组滑台时,必须对其导向精度有一个准确的了解,同时还要考虑导轨表面的几何精度。3、注意的抗震性这里的抗震性是指模组滑台的抗冲击性能和振动能力。模组滑台平台必须具有良好的抗振性,因为如果模组滑台没有良好的抗振性,很容易破坏产品的基本性能,产品质量将大大降低。只要你注意这三个问题,基本上可以买到一个符合成本效益的模组滑台。模组滑台价格当然,在实际的采购过程中,我们也需要结合我们自己的实际需求,以及产品规格、型号、结构特点等。
“负载”这一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负载是很多客户在选购直线模组时重点考察的参数之一,不同种类、不同型号的直线模组,负载量不一样有多大的负载,就承载多大的重量,如果超过负载量,会造成很大的影响。1、电机烧坏大家都知道直线模组的主要驱动设备就是电机,在使用过程中电机就是直线模组的主要动力输出,在过载使用中电机会超出额定使用功率,电机转速被压制产生挤压发热,电机很容易就在过载使用的过程中被烧坏。2、联轴器裂开对于联轴器熟悉的朋友应该知道,它是电机驱动直线模组的关键一环,没有它电机也不可能那么平稳的驱动直线模组。而在过载使用过程中联轴器应该是受到压力最大的一个部位,受到丝杆与电机两方的压力,很容易就出现联轴器裂开的问题。3、螺杆磨损大易断在选择“负载”大的直线模组,那么一定是我们的螺杆型直线模组。螺杆作为螺杆型直线模组的主要驱动的物理结构配件,在过载使用时面对的压力会超出它的额定值,螺杆会出现严重发热造成螺杆磨损,严重的过载使用会使螺杆断掉。
线性模组被广泛应用于各行业里面,为生产效率带来了很大的突破和改变,线性模组特点很多人在探索这条路上了解直线模组,但是可能会缺乏对它的了解,对于首次使用的人来说可能还无从下手,那么首次使用直线模组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呢?要做一些什么检查呢?今天就来说说首次使用可能遇到的问题,遇到以下问题,不要慌。首次使用时出现的问题解决方法大致归结可为以下三类:A. 检查接线是否错误(接线处是否有松动不稳的现象)B. 检查驱动器拨码开关是否设置错误(电流设置和控制模式是否不对)C. 检查控制上存在错误或不当的行为(控制模式/程序加减速时间)D. 判断使用时的速度和负载是否在本司产品承受范围内